別對任何人太好!好到毫無保留「對方就肆無忌憚」
別對任何人太好!
網路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:「我給你一顆糖,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,你就對我有看法了,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,而你什麼都沒給過我。」
生活裡常有這樣的事,當你好心幫人的時候,第一次幫他時,他會對你心存感激;第二次,他的感恩心理就會淡化。
到了N次以後,他簡直就理直氣壯地認為這都是你應該為他做的。甚至當沒有了這種幫助時,他會對你心存怨恨,正所謂恩中招怨。
一昧地對別人好,不但換不來感激,反而會給人家變本加厲地索取的機會。
所以,別對任何人太好。
有一年,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。窮的一家沒了收成,無以為生。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,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,救了急。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!
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,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。說話間,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,富的一家慷慨地說:「這樣吧,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,你再拿去一斗吧。」
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。
回家後,家裡人說,這斗米能做什麼?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,他們太過分了,既然這麼有錢,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!
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,他很生氣,心想,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,你不僅不感謝我,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。
於是,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,從此成了仇人不相往來。
這就是耳熟能詳的「升米恩,斗米仇」的故事。
但是,如果繼續給他米,他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。
一碗米不夠,兩碗米不夠,三碗四碗還是覺得你只給了滄海一粟。
在一所監獄裡,有兩人成了好朋友。
兩人每天早上都能領到一個雞蛋。甲每次發了雞蛋都會給乙。
久而久之,便理所當然了。
有一天,甲忽然很想嘗嘗雞蛋的味道,就沒給乙。
乙覺得這個雞蛋應該是自己的,為此很不爽。兩人因此大吵了一架,從此絕交。
幫人是情分,不幫是本分。
對人太好,反而會招來怨恨。
我鄰居老張曾跟我講過這樣一個事。
年前,老張的一個親戚來找他,說要過年了,家裡的要好好翻新一下,想要老張先借一筆錢急用,年後就還。
老張家境也並不富裕,一下子借這麼多錢出去,心裡也有點沒底,不覺有點猶豫。
他親戚見老張猶豫了,就說道:「大家都是親戚的, 你還信不過我么?你要實在不放心,我給你打張欠條。」
老張也是怕傷了親戚之間的和氣,急忙道:「看你說的,打什麼欠條啊,我肯定是相信你的,都是親戚。」
但年後,他的親戚並沒有如期來還錢。
當時,老張的閨女也急著要去上學,學費不太夠。老張便厚著臉皮去找他的親戚。
沒想到,他的親戚竟然說:「這點錢你還親自來催債了,又不是不還,你這樣以後誰還敢找你借錢啊。」
一頓話,說的老張的心拔涼拔涼的。
沒想到自己好心幫人,到最後反倒還要挨一頓數落。
有句俗話說,吃飯七分飽,對人七分好。
把別人看得太重,自己一頭熱,換來的可能是一盆冷水。
沒有誰規定,你的所有善良都能回報,畢竟這世上,真的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。你對人好,僅僅是你對人好而已。
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每天給人一塊錢,只要有一天不給,那人便會記恨。每天給人一巴掌,只要有一天不給,那人便會感激!」
聽起來滑稽可笑的一句話,卻字字在理。
如果在兩個人的感情中,只有單方面的投入,最後受傷的永遠是你自己。
「對一個太好,會失去自己」,這句話,我深表贊同。
要知道,在這個世界上,有一個很現實的點是:你若好到毫無保留,對方就會壞到肆無忌憚。
你的善良,就是別人拿捏你的把柄。
「你這麼好,一定不會拒絕我吧!」
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這樣的話。一些人出於面子,不好意思拒絕。
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,你辛辛苦苦幫了人家,別人一句輕飄飄的」謝謝「就帶過了。
更甚者,連」謝謝「都沒有。你的辛苦變成了理所當然,你的不快跟誰吐槽都沒有用。
現實就是如此,人心往往換不來人心,一昧的做老好人,好的是別人,苦的卻是自己。
善良,真的是一種很珍貴的美德。但善良要是沒有長出牙齒來,那就是軟弱
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低,近乎」討好「地去對一個人好,不僅讓自己失去了快樂,也讓善良失去了它本來的含義。
生活從來都不是用來妥協的,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。所以,別盲目地對一個人太好。
與其追一匹馬,不如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。等到春暖花開之日,會有一大批駿馬任你挑選。
與其毫無保留地對一些人太好,不如沉澱自己。你若盛開,芬芳自來。懂得欣賞你的人,不管來得多晚,都會與你交心。
畢竟餘生還長,來日可期,我們的善良終會遇到對的人和事。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